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仁者见智

有大德才会有大智

 
 
 

日志

 
 

理念引领、整体设计、整合融通、重点突破(报道)  

2015-12-21 07:37:53|  分类: 学校材料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理念引领、整体设计、整合融通、重点突破

——我校召开课程建设推进会,落实教学重点工作的突破

12月16日上午,我校在行政办公楼515会议室召开学科课程建设推进会。李建成校长在会上就课程建设问题发表重要讲话,徐福树副校长对《学科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和我校课程总体方案的架构进行了解读,并就近期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吕群生主任剖析了我校“教学六认真”落实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近期教学六认真相关评比和检测工作进行了布置。会议由朱正标主任主持,钱斌副校长和全体中层干部、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出席了会议。

会上,李校长指出,学科课程建设是学校核心工作,是一所学校的名片,一所学校、一个学科发展高度取决于这所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开学以来,学校就课程建设方面作了一些工作,比如出台了《学科课程建设指导意见》,关注了听评课活动,对于考试工作强调统一命题,实行与兄弟学校联考。

但是,李校长在会上表示,我校学科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更需要我们高度关注。比如我们的课程建设缺乏理念引领,缺乏整体设计,缺乏重点突破的举措,更缺乏效率意识。为此,李校长强调,课程建设首先要强化理念的引领。各学科组要确立学科共同发展的目标和核心理念;其次要强化整体设计。从课程内容、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等多个角度进行整体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行动计划,要有跟进的措施,各年级要狠抓目标的落实,强力推行包干制,将目标明确到班,责任到人;第三要强化课程的融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自修课程要设计的很清楚,并且要能够围绕学校办学使命实现课程之间的相互融通。学科课程、社团课程、学术讲座以及节庆活动都要从课程建设纬度出发进行整体设计,实现相互补充,相互融通;第四要强化重点突破。

关于当下课程建设的重点工作,李校长着重强调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要重点抓实集体备课。备课组是学校实施课程教学的最基层的组织。离开备课组,课程与教学工作无法落实。备课组全体成员必须要有团队意识,要有协作精神,齐心协力将集体备课工作落到实处。近期各备课组要将下学期集体备课的任务进行组内分工,具体包括课堂教学的课件、学生的作业以及课堂教学流程设计全部在开学前能够准备好。开学后,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备课。只有抓好抓实集体备课才能够减轻教师不必要的负担,下学期每个学科组集体备课在评课之后,一定要留足时间对下周的课堂教学设计进行认真研讨。有了高效高质量的集体备课,也能够实现教师之间的以老带新,相互借鉴。二、要重点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改革重点在于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每一堂课必须保证有15分钟用于学生的自主练习,必须保证有5分钟给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记忆。落实自主学习,首先要保证学生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用于记忆、用于练习。三、要重点抓实课堂教学的评课。本学期我们推进听评课的工作,干部和教师每周都听课和评课。但是,评课一定要围绕课堂教学理念和要求来评课,不能光说恭维话。比如,一节语文课上下来,我们要关注学生有没有自主学,老师让没让学生自主学。评课要围绕学、怎么学、怎么教去评。总的来讲,每周一个年级一节公开课,要能够体现一个备课组的水平。因此,我认为评课的质量好坏与水平高低要与备课组长业绩要挂钩。四、要重点抓应知应会的落实。应知应会与平时的练习不一样。当前,我们一些年级和学科组织的应知应会的检测,学生反映不是应知应会。因此,应知应会什么时候考,考什么要弄清楚。应知应会就是考书本上的内容,书本上的公式、原理、定理、方程式、单词、概念、名词等等。考试内容要让学生事先知道,各年级要抓紧时间按照教学进度、时序编写应知应会手册,印发给学生。我们做一件事情一定要将事情做到极致,一定要有质量意识。总之,事情要拜托大家去做,学校的腾飞最终要靠在座的各位。(朱正标整理)

  评论这张
 
阅读(131)|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