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仁者见智

有大德才会有大智

 
 
 

日志

 
 

在探究学生阅读问题中成长(投稿)  

2012-04-05 07:47:18|  分类: 课题研究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在探究学生阅读问题中成长

——“构建‘自问自探’教学模式研究”建构与实践的探究

 参加教育工作以来,我始终坚持一边从事教学工作,一边开展教学研究。在自己教育生涯中,觉得个人每一点成长都源于自己对教育问题的探究,通过研究促进教育生命的成长。回顾自己的研究之路,应该说,最初起源于对“构建‘自问自探’教学模式研究”的建构与实践。在这个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围绕“寻找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这根主线进行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儿童阅读规律,走近阅读教学,促进自己教育思想的形成。大家从我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或许会得到一些启迪。

问题提出的背景:基于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很多教育工作者致力于语文教学的研究,对语文及其教学本质进行深入探究,形成了一些共识:语文学科的性质应从“人文性”或“工具性”转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的改革应从“讲解式”转向“以教师‘提问’为主线的‘启发式’” ……这些教学探究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明媚的春天。就在这如火如荼的改革大潮中,一些教育现象却引发我对教育问题的探究。

 工作不久,一次作文课,我让学生写作文《假如我是老师》。一个学生在他的文章中写道:老师上课时提的问题,有的我们已经会了,老师却还要一个劲地问,真没意思。如果我是老师,就让学生自己提问……这篇文章让我陷入深思:是啊,教师问的目的是什么?学生读书和教师问题有什么关系?

 在后来的阅读教学中,我一直围绕这些问题观察和思考,却发现一个让人难解的问题:课上,老师提问后,学生常不用心读书,而是忙于找教师所提问题的答案……阅读教学中,教师的“问”原本是引导学生读的一种手段,促进学生读是“问”目的。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读,且让他们学会阅读。阅读的意义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自主提出问题,促进自我建构知识。而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却把“读”作为手段,把“找‘问’的答案”作为阅读的目的,这样做纯粹是本末倒置,违背阅读教学的本质。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觉得阅读教学应针对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行变革,由传统的关注“教师教”转向“让学生学会读”,由传统的重视“教师问”转向“让学生学会问”。这便呼唤我们建立适合学生“自我建构”的教学模式:自己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自己在阅读中提出问题,自己在阅读中解决问题。于是,我便提出了“构建‘自问自探’教学模式研究”这一研究课题。

问题建构的思考:为了学生阅读方式的变革

 在建构课题时,我从“问题”出发,对阅读教学中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以“为了学生阅读方式的变革”为基点,对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对研究现状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对研究思路进行整体架构。

 研究阅读教学必须要探究人的阅读价值。人的阅读从意义上分,至少可分为获取信息的“休闲式阅读”、超越文本和超越自我的“发展式阅读”。从学生的爱好和习惯看,大多数喜欢追求文本的情节,常爱用“休闲式阅读”。从教师的爱好和习惯看,大多数喜欢关注教学的形式,常爱用以下方式引导:一是答问式,让儿童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阅读;二是知情式,让儿童为探寻文本内容进行阅读;三是任务式阅读,让儿童根据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进行阅读。这些方式的阅读尚属于引导了解“故事情节”、探究“写什么”的“休闲式阅读”。就阅读教学来说,阅读教学的本质应是引导学生学会阅读,通过阅读促进自我生命的发展。为此,我们建构的教学模式应能够让学生从“休闲式阅读”转向“发展式阅读”。

 在建构教学模式时,我认真分析小学生的阅读“认知特点”和“可能起点”,觉得他们已具备“自问自探”的初步技能,阅读教学更应培养他们这种素养。其一,儿童本身具有自我建构文本的能力。儿童的阅读本身就应是自主建构问题、自我解决问题,从客观现实来看,他们具备运用这种方式建构文本意义的能力。其二,儿童的成长需要进行“发展式阅读”。人的成长包括物质机能和精神机能的成长,精神机能的成长需要通过实践和阅读去实现。这个阅读不是普通的汲取,而是读者对文本和作者意义的超越。其三,爱问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成长需要的一种素质。每个儿童天生都爱问,在现实生活中表现的特别明显——低年级学生的问题比高年级多。就阅读而言,问是一种能力,会问是一种素质,而且是儿童成长过程中必需的素养。据此,我们可以让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在建构教学模式时,我也认真分析当时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提问的现状,应该说,那时也有一些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质疑”,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大胆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质疑”。但是,这些研究只是教师的“给问”,仅在教学中提供一个“给问”的环节;并未建构让学生产生问题的阅读模式和内在机制,也未让他们“学问”,更未让他们将“问”贯穿自己阅读过程的始终。这样的“问”并不是教学,只是“解惑”;迫切需要从本质出发,建构适合学生自主读出问题的教学模式,将“问”作为教学内容。

 于是,我便从学生的阅读认知方式出发,根据科学阅读规律探究建构适合学生生成“问题”的教学模式。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建立教学模式,形成理论框架。从国内外关于阅读和阅读教学的论著中广泛收集资料,筛选经验;在此基础上,设计模式,提出假设。其次,检验教学模式,丰富教育理论。随机抽取实验班,按教学模式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检验模式的可行性;针对不同课型,建构模式的变式,不断完善模式。再次,完善教学模式,不断验证效度。根据实验情况,对原预设的教学模式进行修正,使其更具有可行性;收集实验过程资料,撰写实验总结报告。最后,推广教学模式,扩大实验成效。根据各学科知识特点,在不同学科进行推广,建构学科教学模式;根据各地区教育文化特点,在不同区域进行推广,促进区域教学质量提升。

问题探究的分析:寻找学生阅读科学的路径

 学生有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每个人也有自己的个性阅读方式。学生喜欢的阅读方式不一定是科学的阅读方式。阅读是一种感知、理解、欣赏、评价和再创造活动,它有自身特点和规律。阅读教学必须从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出发,按照他们的阅读需要建构适合的教学模式。为此,本人以激发学生自主形成阅读内驱力为核心,围绕“自我定向,自主建构”的阅读方式,按照人的心理需求规律和认知规律,根据人建构知识和阅读活动的方式,构建让学生自己阅读的“自问自探教学模式”:

                               定向 ─────────────内化 ──────── 发展

                        ↓───┴──↓          ↓─────┴─────↓          ↓

                    ┌────┐┌────┐┌────┐┌────┐┌────┐┌──┴─┐

  学的过程:│入境生趣├┤自学生疑├┤学习释疑├┤练习解难├┤反思学习├┤迁移创新│

                    └────┘└────┘└────┘└────┘└────┘└──┬─┘

                        │          │          │         │         │             │

                    ┌────┐┌────┐┌────┐┌────┐┌────┐┌──┴─┐

  教的过程:│提供资源├┤了解学情├┤弄清疑难├┤点难拨疑├┤反思教学├┤引导实践│

                    └────┘└────┘└────┘└────┘└────┘└────┘

 此模式的基本操作过程为:师“提供资源”——生“入境生趣”;生“自学生疑”——师“了解学情”;生“学习释疑”——师“弄清疑难”;师“点难拨疑”——生“练习解难”;生“反思学习”——师“反思教学”;师“引导实践”——生“迁移创新”。①

 这一教学模式将学生自主探究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且让“自主学习”成为一种可以操作的学习方式。

   (1)让学生能够“自问”。学生学的活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自问”的要求,教师教的活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有“促问”的策略。整个教学过程就是“自问”和“促问”的过程。②(见下图)

  学生:

┌─────┐┌─────┐┌─────┐┌─────┐┌─────┐┌─────┐

│资源中求问├┤自学中生问├┤释疑中找问├┤练习中追问├┤反思中究问├┤创新中反问│

└───┬─┘└──┬──┘└──┬──┘└──┬──┘└──┬──┘└──┬──┘

  教师:│          │            │            │            │            │

┌───┴─┐┌──┴──┐┌──┴──┐┌──┴──┐┌──┴──┐┌──┴──┐

│供资中促问├┤了解中促问├┤问难中促问├┤点拨中促问├┤反思中促问├┤引导中促问│

└─────┘└─────┘└─────┘└─────┘└─────┘└─────┘

 (2)让学生能够“自主”。从学的活动过程来看,体现学生对知识“自我建构”的过程,即自己“发现未知----探索未知----解决未知----形成策略----再发现未知……”,整个学习过程是学生自己探究的过程。从教的活动过程来看,体现为了学生学而教的过程,教师始终只是一个帮助者、促进者,整个教学过程是教师促进学生探索的过程。③(见下图)

  学生:

    ┌───┐┌──┐┌──┐┌──┐┌──┐┌──┐

    │自生趣├┤自问├┤自答├┤自练├┤自思├┤自创│

    └─┬─┘└─┬┘└─┬┘└─┬┘└─┬┘└─┬┘

  教师:│        │      │      │      │      │

    ┌─┴─┐┌─┴┐┌─┴┐┌─┴┐┌─┴┐┌─┴┐

    │促生趣├┤促问├┤促答├┤促练├┤促思├┤促创│

    └───┘└──┘└──┘└──┘└──┘└──┘

  (3)让学生能够“自创”。对学生个体来说,他在“学习释疑”、“练习解难”或“反思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分化成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解决问题,一方面是再生问题。这时,个体往往并未向下一个环节过渡,而又带着再生的“问题”进入“学习释疑”阶段(见下图)。每个个体自身有差异性,其学习过程也有异步性。整个模式体现了班级同步学习中的异步探究,突出了学生个体兴趣的培养和个性的张扬。④(见下图)

 ┌───────────── ↓──────────── ← ──────────────

 │┌─────┐┌─────┐┌─────┐┌─────┐┌─────┐┌─────┐↑

 ││ 入境生趣 ├┤ 自学生疑 ├┤ 学习释疑 ├┤ 练习解难 ├┤ 反思学习 ├┤ 迁移创新 ││

 │└──┬──┘└──┬──┘└──┬──┘└──┬──┘└──┬──┘└──┬──┘│

 │┌──┴──┐┌──┴──┐┌──┴──┐┌──┴──┐┌──┴──┐┌──┴──┐│

 ││资源中求问├┤自学中生问├┤释疑中找问├┤练习中追问├┤反思中究问├┤创新中反问││

 │└─────┘└─────┘└─────┘└─────┘└─────┘└─────┘│

 │      ↓            ↓            ↓            ↓            ↓            ↓      │

 └───────────            └──────┴──────┴──────┴───┘

 

问题实践的收获:共享学生阅读成长的经验

 通过实验研究,我真切地体会到“自问自探”教学模式是对“阅读教学的革命”,无论是课题的设计,还是课题的操作;无论是理论的建构,还是实践的探究,都对传统的阅读教学进行颠覆。

 “自问自探”教学模式促进阅读意义的实现,学生通过自主设问,自我探究,不仅建构文本的意义,而且实现超越作者和超越自我的意义。“自问自探”教学模式促进阅读教学价值的实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设问,自我探究,便是引导他们学会阅读,实现阅读意义。“自问自探”教学模式是适合学生阅读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的建构与实践基于学生的阅读需要,也是为了他们的阅读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建构‘问题’的过程既是解构文本、建构知识的过程,也是弄清课文内容、探究作者怎么写的过程,还是寻找阅读方法、实践阅读策略的过程。”⑤由此可见,“自问自探”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阅读的有效方式,也是适合他们阅读的教学方式;是实现阅读意义的阅读方式,也是促进阅读教学任务得以完成的教学方式。

 “自问自探”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形成科学的阅读方式,也滋养了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关键是自己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教育规律的探究源于个体对相关课题的研究。课题研究要从生活中发现教育教学中存在或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通过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断认识教育规律。在“自问自探”教学模式的建构过程中,教师通过发现阅读及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建构解决问题的路径,促进个体不断认识阅读的本质及阅读教学的规律,滋养自己教育生命的成长。

 

 回顾自己对“阅读问题”的探究过程,我觉得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很多,但是最为重要的门径是:发现教育生活中的问题,建构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实践解决问题的路径。

 

①②③④李建成:《自问自探教学模式的构建》[J].江苏教育研究,2002(2).

⑤李建成:《在建构适合儿童的教育中成长》[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2(1).

 

  评论这张
 
阅读(191)|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