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仁者见智

有大德才会有大智

 
 
 

日志

 
 

主题阅读,在入与出之间体验和升华(摘)  

2013-07-07 13:42:50|  分类: 他山之玉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阅读,传承人类文化的自觉行为方式!

阅读,丰厚人类生活的自我需求状态!

在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主题阅读前所未有地以一种迅猛、自觉的形态被引进课堂,引领师生走向阅读生活。在引进与走出的过程中,主题阅读不仅改变了学生的精神面貌,而且让课堂、让学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关于主题阅读,孩子这样说——

主题阅读增长了我的课外知识,激发了我的写作兴趣。遇到想写的东西,我就写在《我手写我心》上。每次写作后我会做自我评价,爸爸妈妈看后还给提出希望。我现在有作文集十多本,各类手抄报十余本。班级的主题阅读有《爱的教育》、《笑猫日记之保姆狗的阴谋》、《夏洛的网》、《根鸟》、《古希腊神话》。我想代表全体同学说,主题阅读的路,让童年变得丰富多彩,让我有机会做最美的自己!

关于主题阅读,家长这样说——

我真没想到,年仅10岁的女儿开始捧上这么厚厚的一本书,能津津有味地读完了。我想知道为什么?但答案不是从女儿那里来,而是从老师那儿得知的:一个主题,有太多的经典著作可以证明它,从不同角度诠释它。但主题是纲,书籍才是目;主题是方向,书籍才是道路。纲举了,目就要张;明确了方向,主题阅读之路会越走越好。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获得生命成长最需要的东西。主题阅读,让我们找到了让孩子们快乐成长、提升生命质量的好方法。有了学生及其家长的理解与支持,我们默然地笑了——对于主题阅读,教师们这样说。

●走进课堂的主题阅读

引进主题阅读,是一份机缘。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以一个主题为一个单元进行编写,每个单元有4篇课文,每个单元大约14节课时。在惯常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就围绕4篇课文,展开教学,从生字、词语、句子讲起,再到解析文章段落大意、全文的内涵,学习写作方法技巧以及做练习题等。不仅仅是老师觉得辛苦,学生也很困惑,觉得很乏味,有时候还提不起学习的兴趣。

2010年12月,分管教学工作的侯平副校长率领8名老师到广东各地学习、取经,在其中一次教学交流活动中,他们接触到了语文“主题阅读”教学。据了解,“主题阅读”就是以课本教材主题为主线,将课堂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将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并通过长期的拓展阅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陆恕校长、刘宪华校长——主题阅读“铿锵三人行”中的两位大师陆续走进校园,走上课堂,催开了主题阅读之花在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全面绽放。

主题阅读之主题——

从质疑到尝试,从尝试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研究,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对主题阅读的接纳,经历了这个必然的渐进的过程。而从广州年会到西安年会到赤峰年会,再到学校承办第五届全国小学主题阅读年会,四年的研究历程,使主题阅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头戏。

目前,学校逐渐建立起“一主两翼”的阅读教学教材结构,较好地解决了阅读的主题问题、方向问题。以教材为主线,新语文阅读建构了“一主两翼”的课程体系,教材不同,教学方法也不同。《主题阅读》采用的是批注阅读法,《经典诵读》则是情感诵读法。荟萃诗文经典,精选名家名篇。思想深刻、情感丰富、文字优美、琅琅上口,极大限度地弥补了教材的单一,丰富了孩子们诗词歌赋的积淀。孩子们的思想和心灵,在美的诵读中得到了熏陶和升华。

主题阅读之阅读——

阅读,贵在需求,贵在兴趣,也贵在方法,贵在指导。

主题阅读之阅读,以单元主题为方向,以单元课文为范例,以两翼教材——《主题阅读》和《经典诵读》为辅助,构建了较为完善、丰富的阅读教学体系。

在三年多的研究实践中,教师们逐步掌握了主题阅读教学的精髓,在方法运用上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学生阅读效果得到大幅度的改观。

1.批注式阅读:关注阅读细节,品味文字精美

语文教师在全区语文教研活动中这样介绍批注式阅读:读书做记号,记下思维的痕迹,留下阅读感受,收获学习成果,是非常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画、注、批”不仅是用眼睛读书,还是在用心、用脑、用手一起读书,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记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课文批注,就是学生在阅读文本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所疑、所悟、所得等,简明扼要地写在文本相应的空白处。学生的批注是课堂生成的宝贵的教学资源,能为学生与文本之间架起一座真切对话的桥梁。

进行批注式阅读,老师们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批注方法:首先让学生学会提炼体会的观点,然后遵循每种方法的具体要求去表达。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批注的方法不同,涵盖了写景、写人、记事、科普说明等体裁。在写景文章的批注阅读方法上,老师们要求学生一抓关键词,二抓修辞手法,三要展开联想与想象,四要体会描写的方法与角度。

2.笔记式阅读:丰厚阅读积累,优化阅读结构

笔记式阅读的主要方式是让孩子们做读书笔记,让孩子们积累好词、好句,再记下自己的独特感受。为了激发孩子们记笔记的兴趣,并且较好地整合语文和美术学科,在文字中配上相应的插图,使积累的文字精华迁移为画面记忆,图文并茂,图为文生,图表文意,文抒己怀,图感人生。

为了突出笔记式阅读的效果,老师们为学生作好读书笔记明确了如下要求,同时注重奖励和激励。

一是坚持每天阅读一定量的文章,摘抄批注相应的词句运用抓关键词、抓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联系实际、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认真批注感悟和收获,做到细心字里行间,感悟独到深刻。

二是图画内容可再现文中画面,可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可表达自己内心阅读后所感所想。

三是图画设计要精美巧妙,画龙点睛,更要色彩搭配,相得益彰,体现艺术之美。

有了方法的指导和奖励的支撑,一本本精美的读书笔记脱颖而出,承载了孩子们童年的记忆,开启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窗。

3.互动式阅读:共享阅读成果,分享阅读快乐

在主题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们采用了五步阅读教学,指导和引领孩子们进行互动式阅读。

第一步:读文章,拿笔用心地与文字交流.用到自己能用到的工具书。理解文章的内容,文章的字词.勾画自己喜欢或则是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批注自己的独特体会和理解。

第二步:小组交流自己最喜欢的文章,说明理由;小组选择一篇文章,准备全班汇报;小组汇报后,同学们评价,质疑。

第三步:诵读《经典诵读》主题诗篇。尝试用工具书去解决字、词;尝试自己读通,用“鲸吞式”诵读自己觉得较浅的诗篇;用“蚕食式”诵读含义较深刻的诗篇,作下批注;最后是“鸟鸣式”诵读自己最喜欢的诗篇。小组先自己按三步自己诵读解决,并提出质疑。

第四步:汇报小组学习成果。展示背诵、展示理解、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再加以适当的补充、提升。

第五步:汇报一个大单元“一主两翼”学习的感悟。

互动式主题阅读法,既可以用在一节主题阅读课堂上,也可以用在一个单元的主题阅读教学上。教师们通过长期实践,主题阅读教学变得得心应手。

4.读写式阅读:探索以读促写,实施读写联动

阅读重理解,写作重表达。但阅读是写作的基石,理解是表达的前提。会阅读的人未必会写作,但会写作的人必然会阅读。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的语文教师们,进行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没有简单地停留在理解这个层面上,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增强理解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在主题阅读的基础上,探索以读促写,实施读写联动。

第一,写批注。写出自己理解到的东西,或感想,或思考,或建议,或评价。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写作训练方式。理解到的东西,要把它表达出来,并不比理解本身容易。

第二,仿写。经典的文章,必然有经典的写作表达方法。老师们要求学生通过写作,模仿,运用经典文章的经典表达方法,夯实学生的写作基础。

第三,补写。老师们巧妙运用教材,省去文章中的部分句子,让孩子们结合上下文,思考省去了哪些内容,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再与原文进行对照,这对于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极为有利。

第四,续写。老师们针对部分文章的结尾,要求学生们尝试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续写,使文章变得更加完整,或者让故事更加充实。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检验了学生的阅读理解是否准确和深刻。

●走出课堂的主题阅读

四种主题阅读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帮助孩子们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最为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需求。带着强烈的阅读需求,孩子们走出课堂,走向生活。

走出课堂的主题阅读,助推学校书香校园建设。在重庆市九龙坡区实施“修远行动——教师阅读计划”、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展包括“书香校园项目建设”在内的六大项目研究时,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在主题阅读道路上已走过了近三年,得到了众多专家的认可。承办全国第五届小学语文主题阅读研究现场会,列入了区教育部门2013年的重要议事日程。

学校向区教育部门成功申报开展“书香校园建设项目”的研究课题,专家组在指导学校实施实施方案的时候,明确指出“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的书香校园项目建设,要以主题阅读为载体,为主线,抓出特色,抓出成效”。为此,主题阅读的实践和研究,已经不仅仅限于课堂之内,而且必须走出课堂。

为了巩固主题阅读研究和实践的成果,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学校将不断扩大阅读阵地,优化阅读条件。2013年,在原有基础上,全校增加一间开放式图书馆、一间电子阅览室、一间教师阅览室。同时,在每一个楼层,设立自由阅览书柜,建设班级图书室。以全校、楼层、班级三个层面的阅读阵地建设,保证全校师生随时可读,随地可读,伸手可读。

另一方面,学校把读书活动活动纳入课程管理,继续深化主题阅读课题研究,发挥课程指导的作用。在学生阅读方法、阅读习惯、阅读运用、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训练、提升和巩固。在综合实践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节课作为全校性的阅读时间。同时,发挥晨读、午间阅读和家庭自主阅读的作用。学校也为不同年段学生推荐阅读书目。

在阅读普遍缺失的时代,在教师充满阅读教学困惑的时候,重庆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的校园因更多孩子的阅读变得更美。

走进课堂的主题阅读,书声琅琅,书香弥漫!

走出课堂的主题阅读,书卷翩然,书意淋漓!

  评论这张
 
阅读(93)| 评论(0)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