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蕴含的教育理念
——《第56号教室的故事》(雷夫老师中国讲演寻)考学提纲
1.雷夫说过:“我不需要学生爱我,只需要他们信任我。”“一个老师,想羸得学生的尊重很容易,但是想羸得学生的信任很难。”因为真正的教育,都是发生在“信任”氛围里,因为信任意味着双方关系的平等,意味着心灵沟通的畅达,意味着人格的相互尊重。生活中,成绩差的学生最需要老师对他信任。教室不能有害怕,应该创造没有害怕的教育,教师一定要把“人当作人”。
2.雷夫认为,孩子们一直在注视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如果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和气待人,那我们自己就必须始终和气待人,即使在我气得想把那个孩子扔出去的时候,依然要和气地对待他。总之,在我要求和期望某个孩子做任何事情之前,我都会让他看我就在做着相同的事情。
3. 雷夫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学习生活中有用的东西。在教孩子一项技能之前,我都会告诉他们,这项技能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雷夫的每一个学习任务都和生活相关,他认为教育目的不是为了考试,而是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他们自己,为了他们在生活中运用。他教小学五年级让学生填写大学入学申请表正是引导孩子为了自己的梦想。
4.雷夫认为,教师的职责不是拯求学生灵魂,而是给学生机会,让他们挽救自己的灵魂。
5.雷夫认为,我们不要去想办法控制学生,要教会他们怎么自我控制。
6.雷夫成功的一个重要秘密是他做事能够坚持、有耐心。正如他和学生常说的,我们不能放弃。
7.雷夫之所以让孩子学习音乐,是因为他认为,学习音乐目的不在于音乐本身,学生通过学习音乐,可以集中注意力,学会相互倾听,学会抓住机会,学会如何承担责任,更为重要的是解放孩子。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形成互相尊重、合作共享的一种品质。这种品质现在有人将其归为听商。
8.雷夫认为,教育不能没有惩罚,惩罚也是教育。惩罚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雷夫的惩罚艺术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惩罚要公平。学生不介意教师严厉,他们讨厌老师不公平。其二,惩罚学生应注重针对性。学生在哪方面犯了错误,就在那方面惩罚他;千万不要一个学生犯错误,其他学生跟着受惩罚。其四,惩罚要“符合逻辑”,教师的惩罚学生能够做得到,且也觉得是应该的。其四,惩罚也应学会等待。帮助孩子需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
9.雷夫说过,你每天都在改变世界。如果你善待学生,让他们知道你总是愿意回答他们问题,总是愿意倾听他们诉说,你就能给世界带来更大改变。
10.雷夫很重视培养孩子阅读习惯。他认为,如果教师愿意和孩子建立起彼此的信任,孩子们会愿意尝试阅读那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他通过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教他们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实现与众不同。
11.雷夫总是和学生生活在一起。他是这样安排课外时间:和他们一起吃饭,一起读书,一起游戏,一起排练《莎士比亚》。
12.雷夫认为,知识并不重要,孩子是最重要的。教师最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树立一个顽强的品格,而不是单纯教他们学知识,教人做人的老师才算真正的好老师。
评论